现代物流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对冷链物流的社会需求量急剧攀升,作为冷链物流重要基础设施的冷库容量也爆发性增长,其中有些是非理性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基于科学规划的冷库,在支持冷链物流发展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在关于冷库建设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方面,整体情况如何?
秦玉鸣:在前几年的冷链发展浪潮下,冷链资源投入被进一步刺激扩大,冷库建设项目更是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冷链物流的发展受到全社会各级群体的关注,对于推动行业发展来说,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前期行业发展缺乏整体性的顶层引导,部分冷库建设无专业性的规划和把控,盲目跟风及补贴引导建设情况屡见不鲜,最终造成建设效用无法满足实际业务需求,导致资源利用率不足等问题。伴随着近期冷链相关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有关部门对于行业发展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深入,冷链物流也初步趋向正轨化发展,冷库建设方面逐步回归理性。就2021年冷库库容增长情况来看,从2020年的17.22%,下降至11.00%,国内冷库建设仍然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发展劲头,但整体增速回归至更加正常的发展状态,盲目跟风现象进一步缓解。
现代物流报:从行业整体角度看,目前中国的冷链仓储建设体现出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秦玉鸣:总体来看,冷库企业正在经历从多、小、散、乱向规模化、集中化方向发展,企业业务整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国性仓储网络建设已成为冷库企业发展的新方向之一。无论是人员规模还是仓储资源拥有量,头部企业占比均在逐步提升,整体行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头部企业资源聚集效应显现,市场业务稳定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冷链仓储中小型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倒逼企业通过调整自建冷库与外租冷库结构以及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等方式,扩大利润空间。从地域分布来看,冷链仓储资源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西南和东北地区仓储企业加速发展,区域不平衡局面正在改善。
现代物流报:随着时代的发展,冷链物流供需“拼价格”的时代已经过去,服务品质成为冷链供需双方的共同追求,这一变化对冷链仓储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又如何深度影响着冷链仓储的发展?
秦玉鸣:相较于以往的单纯价格竞争,冷链仓储业务逐步呈现出品质需求日益提升的发展态势。尤其在一线城市及行业优质客户方面,已不再是一味地追求低价,而是对于冷链仓储环节优先提出业务品质保障需求,在确保冷链仓储操作合规性的基础上,寻求更优成本把控的综合型解决方案。加之双碳政策影响的逐步深化,符合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新型高标智能化冷库,成为了现在冷链龙头企业建设冷库标杆项目的首选,越来越多的高标冷库开始引领国内冷库行业的发展,冷链仓储业务进一步步入高标准发展阶段。
现代物流报: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如何深度影响并推动着冷库建设与冷链物流发展?
秦玉鸣:在冷链物流发展的过程中,全链科技赋能进一步深化,科技性的体现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在这其中,冷库更是成为了冷链技术重要的孵化器之一。从制冷剂、制冷技术、保温材料、建筑结构、科学布局、自动设备等多个领域,为冷库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在科技持续赋能的背景下,冷库被赋予了更加完备的功能性职能,也为冷链物流全链发展创造了更大的价值体现,进一步推动了行业降本增效的核心发展目标的达成。
现代物流报:我国冷链仓储建设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会给行业和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秦玉鸣:一是宏观引导不到位。没有部门深入研究、指导、推动全市场的冷链物流工作,从政府层面上缺乏对冷链物流行业的引导和支持;社会层面上也没有相关行业协会协调、指导,完全依靠企业自行盲目经营、发展,难免造成体系建设上的不到位或者局部的资源浪费和重复性建设。
二是冷链物流系统观念缺失。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没有系统的观念,各环节的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冷链的概念,但在操作上大多都是个体行为,不能对整个冷链物流体系进行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安全没有全程的监控,更无法实现对整个冷链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在农贸批发市场的上下游企业中,冷链实施的系统集成管理能力还很弱。
三是冷链物流整体规划欠缺。规划工作不完善,基础设施不配套,重复性建设繁多,资源浪费严重。对于企业个体来讲,没有足够的能力完成全程供应链的冷链系统建设,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它们只在自己所在的环节中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自行组织生产,没有整体观念。现实中的冷链物流很多情况是脱离冷链的,“断链”现象经常发生,没有形成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冻运输与配送、冷冻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发挥整体效益。
现代物流报:除了上述三方面的问题,与冷库建设密切相关的冷链系统信息化体系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会产生哪些影响?
秦玉鸣:冷链系统信息化体系不完善。冷链信息化系统应囊括冷链生产的各个环节,能够产生整体效益。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健全的信息网络,造成冷链食品生产、流通的盲目性。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还会大大影响鲜活农产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造成信息不对称、仓储运输系统的效能比较低。
目前,国内市场上几乎没有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只有提供少部分功能的类似于财务管理或库存管理的软件,企业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系统信息化的重要性。供应链管理缺乏信息平台的支持,在大生产、大市场的环境下势必造成信息流、商流传递不流畅,不仅会阻碍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更会造成社会生产成本的提高和资源的浪费。
秦玉鸣:一是要加强冷链物流工作中政府和相关协会的扶持力度。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需要政府、行业协会的支持和企业的配合来共同构建。政府可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比如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来鼓励冷库、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支持行业协会的建立,倡导企业对冷链设施的使用,以此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效益。出台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优惠的政策,支持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
二是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上的问题需重视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是冷链物流系统化经营的关键所在。加强冷链物流领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尤其是要加强在职人员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培训,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实习基地和编制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实训手册,培养冷链物流领域的实用人才。
三是用全局观念进行冷链物流网络规划。整合社会资源对大宗鲜活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开展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建立从产区到消费区的冷链物流规范模式。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集团企业,建成集鲜活农产品交易、仓储、加工、配送、展销、电子商务于一体的,拥有现代化配套设施的冷链物流中心。注重对农产品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规划,便于全过程的管理。
四是加强行业及大型供应商信息化体系建设。在冷链物流行业中引入信息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降低物流成本,保证对冷链鲜活农产品和流通有准确的把握。通过先进技术可以做到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平台对信息的处理和传递,对产品的上下游信息及各种冷藏车辆和冷库进行全面的动态监控,及时掌握冷链产品供应及运输动态和库存产品的信息,确保冷链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实现冷链供应链管理的一体化。
现代物流报:关于冷库建设与发展,近期有无政策方面的引导或相应具体举措?
秦玉鸣:2022年针对冷库建设,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超过20项,重点围绕冷库规划布局、节能减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城乡发展、骨干培育、细分品类、技术赋能等多个领域提出明确要求。
《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大力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鲜活农产品生产大县整县推进,促进合作联营、成网配套。”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提出“实施绿色高效制冷行动,以建筑中央空调、数据中心、商务产业园区、冷链物流等为重点,更新升级制冷技术、设备,优化负荷供需匹配,大幅提升制冷系统能效水平。”
《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提出“建设联结城乡的冷链物流、电商平台、农贸市场网络,建设重要农产品仓储设施和城乡冷链物流设施。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管护一体化。”
《“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中提出“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提升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发展水平,加快实施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
相信在宏观引导及监管力度不断强化的大环境下,我国冷库建设和冷链仓储业务,也将逐步进入到正轨发展阶段,符合冷链业务需求的“高标冷库”必是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之一。
活动现场,成都市金堂县人民政府、北京新发地签署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本次签约协议总投资60亿元,将共同打造成都国际陆港新发地食品产业园。
中消协近日发布报告提出,预制菜因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凭借省时省力和高性价比优势,预制菜从餐厅后厨走向百姓餐桌。
日前,根据省、市统一安排部署,示范区同步举行第七期“三个一批”活动暨涂碳箔生产项目、商丘农产品冷链物流园项目、赫成装配式建筑智能设备基地项目、江华新颖工量具智能制造基地四个项目开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