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app下载手机版官网营业范围:襄阳冷库,襄阳冷库安装,襄阳冷库设计,襄阳冷库公司,襄阳冷库维修,襄阳制冷设备

华体汇app入口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320-7250-969
速冻冷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华体汇app入口/产品展示 > 速冻冷库
平度市南村镇:兄弟俩办合作社 与村民共同富裕

平度市南村镇:兄弟俩办合作社 与村民共同富裕

时间: 2024-03-07 01:27:05 发布作者: 华体汇app苹果版 电 话:0710-3273469 联系人:李松文 手 机:z手机

联系方式1:1320-7250-969 联系方式2:0710-3273469

产品详情

  春节期间,平度市南村镇福顺村前双丘自然村12户困难家庭收到青岛聚福祥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赠送的春节慰问品。

  合作社负责人董成锋和弟弟董成辉将礼品逐户分发,同时也为他们送去浓浓的关爱和满满的春节祝福。

  “董成锋和董成辉弟兄俩每年春节前夕,他都慰问,今年是第14个年头了,我一直都记牢的,真是太感谢他了,今年又给油米面,让我们过上一个开心节。”张大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过节送他们这点礼物,算不了什么,主要是想让他们享受到幸福感、获得感。”董成锋和董成辉弟兄俩不约而同地说。

  董成锋和董成辉弟兄俩是种地能手,他俩成立合作社,带动农民发展蔬菜产业,为村民提供工作岗位;他俩富而思源、富而思善,惦记着村里不富裕的乡亲,不仅关爱困难家庭,还出资支持老年食堂运营,减轻集体经济压力和老人的生活负担,让老年人吃出“幸福味道”;出资为村里安装路灯、硬化街道、装上垃圾桶、安装灯笼,改善村庄环境,给老百姓带来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实惠……

  合作社院子里停着一辆辆装载萝卜、白菜等新鲜蔬菜的车辆,看着一包包新鲜蔬菜打包装车,兄弟俩脸上堆满了笑容,“我们与一家食品企业有长期供应合约,每天都要保证50吨以上无公害蔬菜发往福建、云南等地食品加工公司。”

  走进冷藏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进行净菜分拣、过秤包装。“根据蔬菜品相、大小、成熟度等指标进行挑拣包装后,才可能正真的保证优质、优价。”董成锋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兄弟俩从小跟随父母务农,父母的勤劳善良培养了他们不怕吃苦、勇于拼搏奋斗的性格。俩人先是在本村搞无公害蔬菜种植,刻苦学习蔬菜种植技术,不懂的就到镇农业服务中心向农技人员请教,逐渐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在种菜过程中,他俩感觉到弟兄俩的力量是有限的,若能够调动更多的人一起种菜就好了。经过深思熟虑后,很快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们的脑海里萌生出来:为啥不成立一个农业合作社呢?这样就可以集合广大村民的力量,共同做大蔬菜产业。

  有了想法,他俩很快就付诸行动。2009年9月,成立青岛聚福祥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吸收村民入股。

  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引进蔬菜新品种,种植的蔬菜品种紧跟市场行情,实行良种良法,保障蔬菜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他俩帮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带动起后双丘、程家寨子等村庄的现代农业,增加了农民们的经济收入。紧接着他俩逐步扩大规模,又成立青岛聚福祥辣椒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到新疆建立2000亩辣椒种植基地。

  兄弟俩始终秉持“用良心种菜,用诚信树牌”的理念,对本社成员的蔬菜生产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达到无公害标准。只要老百姓蔬菜质量达标,兄弟俩会以略高于市场价优先收购,解决农民“卖菜难”问题,同时延长了合作社产业链条。

  当时村里有处设施用地,镇和村支持他俩建设冷库和蔬菜加工车间,拉长蔬菜产业链。

  兄弟俩尽可能招用本村工人,特别是困难家庭,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先后吸收30多名闲散劳动力。

  正在合作社加工萝卜的王大姐说,“合作社成立以来,我就在这工作,有了固定收入,因离家近,我还可以照顾家里,我们的生活慢慢的变好。”

  “董成锋和董成辉弟兄俩就是好,在这里称菜称粮,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还不收钱。”村民一边说,一边在地磅秤处完成了蔬菜的称重。

  现场看到,合作社院子里过磅称重的车辆络绎不绝,用这台电子地磅称重,蔬菜放上地磅秤之后,一旁的电子屏就显示了准确重量,非常方便。

  前双丘自然村生态环境好,适宜发展生态农业。在兄弟俩创办的合作社带动下,全村300余户,4000多亩耕地,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菜。在此处没安装便民服务磅之前,老百姓们卖农产品时,要跟着粮贩菜商去10公里以外的镇驻地自费过磅,地磅称重收费约每次50元,为节约费用,往往多户村民拼凑满一车后再前去称重,结算十分不便。自从安装了便民服务磅,他们能够在村里直接免费过磅,看似小小的便民磅,却为百姓腾出了生产时间,节省了来回折腾的车油费和过磅费。

  “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我和哥哥于2004年投资10万余元,在合作社内安装了这台最大称量为100吨的电子地磅,安排一名员工坚守磅房,24小时为村民无偿提供称重服务。”董成辉说。

  由于地磅公平公正、称量准确,每天都有不少的村民前来称粮称菜,不仅是本村的,还有周边后双丘、李戈庄、万家庄等村的,常常会出现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猪肉炖土豆、白菜炖粉条、西红柿鸡蛋汤……临近晌午,老年食堂热气腾腾的家常菜刚刚出锅,已经有不少老人“闻香”而来。

  “不花钱就吃饱了。”81岁王大爷领菜后,又选了1个馒头,坐在餐桌前美美地吃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汤菜和面食都是免费吃,不够还可以添。”

  “有了老年食堂,线岁的王大娘高兴地说,“老年食堂品种既丰富又实惠,搭配花样多。”

  在此之前,村里无儿女照料又不能做饭的老人,常常吃不到热饭热菜;能做饭的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也不是顿顿开火,他们嫌麻烦,觉得人少不值当。老年食堂成为一些老人的心上事、期盼事。

  “老年食堂自2023年9月启用,为村内120多名7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午餐服务,其中80岁以上老人50名,和70岁-79岁以上老人70名,每顿三菜一汤。”村党支部书记董希辉说,“刚开办时,董成锋和董成辉弟兄俩联合村其它合作社成员王学亮。董希平集资14余万元改造建设老年食堂。投入运营后,还承担日常大部分开支费用,为解决老人吃饭问题立了功。”

  除了解决用餐问题,老年食堂还成为老人们社交的好去处。“老年食堂让我们这些空巢老人走出了家门。过去,我们多是闷在家里看电视,到了饭点找些零食打发一下。”81岁的张大爷,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有规律了,他每天中午到助老食堂就餐,饭后大家还一起转一圈,然后才回家午休。“在家一个人做饭没有意思,在食堂里,大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聊起来特别有劲头。”

  “老年食堂也是老人出来散心和交流的社交场所,有助于解决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生活照顾等多种问题。”董成锋说。

  说起村里的路灯,村民们无不拍手称赞。“这路灯都是董成锋和董成辉弟兄俩给安的,方便了我们出行,真是太好了,我们不仅出门亮堂堂的,心里也是亮堂堂的,日子有奔头。”王大娘说。路灯为村民夜间出行提供了方便,也“点亮”了村民的夜生活。不仅照亮了乡间小路,更照亮了村民们的心。

  据了解,该村2012年前一直村没路灯,一到晚上黑漆漆一片,村里人基本都不出门,出门都不放心。由于村里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村干部也很着急。

  每到傍晚,路灯都按时亮了起来,为放学回家的孩子、也为晚归的人们照亮了道路。

  在路灯亮起来后,村里原有的部分道路年久失修,修路又成了很多村民的迫切愿望。当村干部在为缺乏资金犯愁时,他俩决定捐资修路,先后出资、垫资达近6万元,改善了父老乡亲的出行条件。

  一条条街道整洁干净。而前些年,由于村垃圾桶较少,部分村民乱倒垃圾。弟兄俩出资6000多元购买垃圾桶,摆放到村里的各主要道路旁,方便村民就近处理生活垃圾,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乡亲们过春节都想图个喜庆,在大街上挂大红灯笼会觉得有意义。”董成辉说,他和哥哥为此定制安装价值1万多元的红灯笼。

  歌飞扬、舞翩跹、锣鼓喧天……广场上传来了阵阵欢声笑语,身穿红色演出服,手拿扇子、花篮的舞者们,热火朝天地随着欢快的音乐扭动着腰身,一段段旋律令人感动,一支支舞蹈令人振奋。

  “正月初一到初三,董成锋和董成辉弟兄俩出资聘请平度专业演出队演出,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一位大姐高兴地说。

  “董成锋和董成辉弟兄俩心底好,致富后不忘百姓,倾情奉献社会从未间断。不仅为村民搭建起就业增收新平台,他俩还是热心公益的‘爱心大使’,他办的一件件好事实事,让我们村庄旧貌换新颜,宜居又宜业,让群众获得满满的幸福感。”村党支部书记董希辉称赞道,“到了我们村,问起这兄弟俩,村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董成锋和董成辉弟兄俩赢得好口碑,俩人经营的合作社更是风生水起,生产加工的蔬菜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青岛聚福祥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获得青岛市农业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中国绿色生态农业AAA级示范社等荣誉。

  “我们兄弟俩就是普通老百姓,就是想为村、为父老乡亲踏踏实实做一点事情。”对于村干部的评价,弟兄俩不约而同地回应,“一个合作社的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和村及老少爷们的支持,今后将继续办好合作社,不断带给村民些许实惠,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