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广西平南县安怀镇荔枝迎来丰盈。雨后春笋的桂味清甜、怀枝浑厚、糯米糍绵密,空气里弥漫着甜美气味。但是,丰盈的高兴也曾伴随着“保鲜难、损耗高”的担忧。现在,一座扎根田间的“守护者”——库容达160吨的安怀供销社地头冷库,正有用破解这一痛点。
荔枝柔嫩,保鲜是工业高质量开展的中心难题。“曾经没有冷库,摘下来的荔枝一天一个样,3天就变色变味,看着都疼爱。”果农聂士杰回想道。现在,掩盖3000多户果农、近万亩果园的安怀地头冷库,以其0℃至5℃的专业恒温环境,将荔枝保鲜期从常温下的3~5天大幅延伸至30天以上。采摘下的荔枝通过精密分选、快速预冷、包装保湿后送入冷库,这一系列要害办法显着降低了后续贮存和运送的损耗率,损耗从曩昔的20%~30%降至8%以下,扭转了果农“丰登不丰盈”的困局。
保鲜难题的处理,更打开了“错峰上市”的增收空间。7月是全国荔枝会集上市期,量大价低是常态,地头收买价常跌至每斤2~3元。安怀供销社依托冷库的强壮贮存才能,精心布局出售策略。抢“鲜”机:早熟的妃子笑和荔种类,通过电商途径直发,可卖出每斤5~8元的“尝鲜价”。避“峰”芒:中晚熟的怀枝、糯米糍等优质种类,则根据市场行情,分批次存入冷库,择机上市。
“现在可不相同了!果子摘下来,该早卖的上网抢高价,该存起来的就安心放进冷库,等价格好了再出库。”7月24日,聂士杰的荔枝就以约每斤5元的价格售给了浙江客商,单笔出售额达20多万元。他算了一笔账:得益于冷库保鲜削减损耗和错峰出售带来的价格提高,他栽培的200多亩荔枝,本年估计总收入将比从前添加10多万元。开始预算,得益于这座地头冷库,本产季安怀荔枝工业可完成增收超越100万元。
安怀供销社地头冷库的成功实践,是平南县完善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系统、执行国家村庄复兴战略的缩影。现在,平南县供销社已整合包含安怀新益村冷库在内的丹竹团结村、东华新田村、大坡雅水村共4座地头冷库,构成总容积达3000立方米的农产品产地保鲜“矩阵”。这些冷库有用处理了农产品“最早一公里”的保鲜难题,每年收买贮存很多农产品,带动全县5000多户农户,促进农产品增收达1000多万元,为当地生果工业晋级和村庄复兴注入微弱动力。(温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