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随着花了钱的人生鲜食品、医药产品等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不断的提高,以及电商、餐饮等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冷链物流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
基础设施建设是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关键。在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有关政策的引导以及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冷库基础设施建设仍保持增长态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冷库产业前景预测与战略投资机会洞察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截至2025年一季度,冷库总容量为2.57亿立方米,总库容为1.03亿吨。
中国冷链需求持续增长,推动冷藏车保有量持续不断的增加。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冷藏车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途预测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冷藏车保有量为49.5万辆,同比增长14.58%。截至2025年一季度,中国冷藏车保有量为50.6万辆,同比增长14.43%。
截至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累计发布5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共105个基地,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这些基地的建设,加强完善了我国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网络,为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还将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在满足那群消费的人需求、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行业也将在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区域协调等方面不断探索突破,推动冷链物流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随着新一批19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发布,我国已构建起全新的“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2021〕46号)精神,加快推进冷链物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结合辽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京津冀三地代表企业一同承诺将以智慧化与标准化为抓手,打破地域壁垒,深化在基础设施互联、信息平台互通、监管互认、应急联动等方面的合作,共建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区域冷链物流体系。